“零库存、永不断版”,且看按需印刷如何赋能因材施教!

2023-02-20 10:00:43 来源: 全球加盟网 有231人参与
  • 经营范围:印刷加工
  • 门店数量:200家
  • 单店投资额:1万以下
企业已备案
企业已认证
成交领红包

在未来的教育中

印刷会不会扮演不一样的角色

两年前,有一家公司找到彩,他们主要是做模拟试卷的,由于他模拟试卷的准确性很高,所以当地大部分的高中都用他们的模拟试卷。但用完后都会向他提出新的需求,我能测评到孩子新高考的成绩,那么在短期内有没有办法让孩子的高考成绩获得快速提升呢?于是这家公司开始做测评体系,开始做完全差异化的错题集。但在实现的过程中碰到了难题,怎么生成数据?怎么真正的做到大批量的按需印刷落地?于是找到我们。

通过近两个月的融合,我们很快的帮他完成了这批订单。同年的下半年,一家为公立学校做测评系统的企业也找到我们。通过测评系统,这家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他开始为学生定制化不一样的练习集。但是,他也同样存在着印刷的问题,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对接,很快的完成了这些订单。当我拿到这些产品的时候,我很惊讶,这是我看到的完全差异化的寒假作业。这家大数据公司根据每个孩子的半年学习成绩生成了不一样的训练题。我们怎么实现的?在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允许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彩。

库存、断版是两大痛点

彩成立于1988年,主要是从事高品质包装的一家印刷企业。2012年之后,开始在新业务上全面转型数码印刷。很多人好奇,彩做包装好好的为什么转型做数码印刷?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趋势。当2010年我们在英国伯明瀚看到工业化的数码设备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数字印刷时代已经到来。

于是经过两年的调研,我们开始全面进军个性化的数码包装、影像,还有按需出版的数码印刷。为什么选择出版呢?因为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出版行业一直存在两个痛点。 


一个就是库存问题,中国每年的图书销售将近1000亿元,而图书的库存金额达到了1500亿元,如果加上渠道方,可能超过1700亿,所以大量出版社因为库存而导致营收被侵蚀。 

而由于怕库存,另一个问题也出现,就是断版,大量图书一版之后就面临断板。我们馆配、门店断版率达到50%多、电商平台断版率也在33%左右。于是,我们发现如果互联网、电商和按需印刷能够更好的结合,也许从根本上可以解决这两个痛点,于是我们选择了数码印刷。 

那么彩是怎么做的呢?核心在于三个方面。

一就是全国基地的布局,我们在中国已经布局了三个生产基地,河北的固安、浙江的绍兴以及广东的东莞。目前在建的有两个基地,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山东的泰安。我们河北的工厂目前是全亚洲规模巨大的智能化的数码工厂。每天纯数码的胶装书大概可以生产8万本以上、精装书1万本以上、骑马订6万本以上。全国布局就是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数码优势,柔性生产就近配送。 

第二方面,做资源整合。其实数码印刷不是近几年才刚刚出现的,过去也存在,为什么没有被大家提到一个战略层面,原因还是太贵。我们过去到GBN打印一本图书,可能成本是50元甚至100元以上。这几年,我们通过对硬件设备包括数码本身的耗材服务,还有核心材料的整合,现在做一本类似于16开、200页的图书,成本能控制在12块钱以内,未来成本的调控空间还很大。 

第三方面,就是系统。对于一个想去做数码印刷的企业,硬件设备固然重要,但系统的能力更为重要。从前期如何把这些零散的订单接来、数据如何处理、如何合理的分配到每一个生产机台,并且分配到每一个客户,都需要智能化的系统作为支撑。彩虽然作为一家印刷企业,我们IT人员超过180人。基于这方面的优势,近几年我们和国内300多家出版社进行了全面的合作,还包括200多家民营出版公司。 

那么做到这里,我们真的解决了行业的库存和断版问题吗? 

让我们再看两组数据,一个是中国图书的销售结构数据。中国图书1%的品类,贡献将近50%以上的销售;5%的品类占了80%以上的销售,我们平时都讲二八原理,在图书领域指的是,要么很畅销、要么特别的长尾;而更为重要的是,大概有34.5%的品类,一年的销售小于5册。 

所以说,虽然按需印刷可能把过去传统印刷的起印量3000册降为2000册、1000册,还是500册,同样会出现大量的库存。我觉得还是模式的问题?因为中国图书是以产定销的模式,无法定义图书的销售量,所以这种模式就使得库存的问题无法改变。 

于是,这几年我们不断的和平台方、内容方进行融合,看看能不能改变现在的销售模式,变成以销定产。 

去年年底,我们和一些平台做成了完全实现按需出版的生产模式。什么意思?就是未来在平台上,你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图书出版社不再有库存、渠道方也没有库存。客户在渠道方下单以后,信息直接发送到彩工厂,彩从云端调用内容数据,一本起印进行生产;然后直接配送给终端客户,中间的实物物流全部替掉,代替的是信息流,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C2M。而这种模式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图书库存和断版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彩慢慢积累了优势,比如数据管理能力;批量的、差异化的、个性化的按需印刷能力;系统融合能力。这时,我们也开始与教育机构有了合作。 

出版行业的痛点,原来教育行业也存在

一开始和我们合作的教育机构,大部分的痛点问题和出版社很像。就是碰到预数不准的问题,印制完之后要么出现大量的库存、要么教材不够。同样,有分支机构的教育机构,他们也会面临印刷管控问题,比如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无法把控以及文件内容无法把控。 

针对这类型的教育机构,专门定制了订单管理平台。就是这些教育机构可以把自己的产品放在为他定制的平台上,全国的分支机构根据他们的需求,在平台上进行下单;需要哪些产品、需要多少数量,自动生成订单并智能化的完成报价、集团进行审核;集团审核完之后这些信息会形成印刷订单,传给彩就近的生产工厂;按需印刷,我们直接配送给分支机构。这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与教育机构合作的一种模式。 

还有另一类的教育机构,专门是负责内容输出,而彩也和一家国内规模巨大的内容输出教育机构进行了合作。三年前,他就找到我,他们希望为B端客户完成定制化、差异化的教材。针对这家机构的需求,我们专门研发了内容管理平台。 

这个内容管理平台和他本身的定制平台进行无缝的对接。他所有的B端客户,在定制平台上生成订单之后,智能化的传给内容管理平台;审核无误之后和彩的工厂进行衔接,传给工厂,生成印刷订单;而就近工厂也会在按需印刷之后直接配送给他的终端客户。 


过去的电商平台,更多的是流量逻辑,而现在是人的逻辑;过去是人找货,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货找人。所以智能匹配、推送变成了各行各业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而在我们教育领域,随着智能硬件的出现,比如通过我们的阅卷系统、作业系统,完全可以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如果能够更好的和测评报告、结构化题库进行结合,就能形成差异化的、个性化的按需模式。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更智能、更准确以及更优成本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总结:

朱俊老师也表示,在过去这两年,我们开始投入资源专门去研发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系统,专门服务于教育机构。和我们合作的大部分教育机构,都能够免费使用彩的管理系统。同时,我们也投入大量资源去研发智能化封面设计和自动化排版,助力教育行业蓬勃发展。

标签:
环亚枫叶艺术教育加盟
  • 1395 关注加盟
  • 12671 咨询加盟

注册会员-关注品牌-线下推荐-深层交流-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

注  册
猜你喜欢
  
  • 自然稻米线
  • 串意十足烧烤店
  • 东方童画少儿美术
  • 贝克汉堡西餐小吃
分享到:
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
下载全球加盟网APP
直接沟通,让加盟和选址更轻松